培养用户习惯靠谱吗?

来源 互联网 | 发布时间 2017/08/31 16:51:12
  • 首先明确,需求是不可以培养的,需求是先于产品而存在,产品是满足需求的一种解决方案。

    比如2公里以外的上下班,需求就是上下班,已经存在,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地铁、公交、以及滴滴

    再比如2公里以内的上下班,需求也已经存在,解决方案包括公交、步行、摩拜OFO

    摩拜

    那需求不可培养,习惯可以培养吗?

    答案是可以,取决于产品满足需求的方案是否更优、综合效用性是否更强

    例子:

    -1-

    需求:2公里以外的出行问题

    方案:地铁公交 PK 滴滴打车

    人性是懒惰的,滴滴、快的、Uber为了让用户尝试用手机打车,牵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补贴大战,价格比公交地铁还要便宜,用户甚至可以免费坐车。补贴期间,上班族感受到了老板配司机般的待遇,纷纷选择出行体验更优的互联网打车,那补贴结束后呢?你会惊奇地发现,大部分的上班族还是依然选择互联网打车,依然选择滴滴,滴滴的业务量并没有出现断崖式的下滑,用户习惯养成初见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方案效用性对比:

    地铁公交 -- 10元+1小时时间成本+劳累

    滴滴 -- 30元+15分钟时间成本+舒适

    大部分的用户体验过后,觉得滴滴的解决方案更优,综合效用性更强,习惯得以养成

    摩拜OFO补贴过后,习惯也是可以养成的,因为摩拜OFO PK 公交走路,方案的确更优,综合效用性也的确更强

    -2-

    需求:洗车

    方案:到店洗车 PK 互联网上门洗车

    O2O洗车产品为了培养用户习惯,一般首次洗车的价格在10元,全程上门贴心服务,后续继续赠送2张10元洗车优惠券,意图进一步培养用户习惯。但优惠券用完以后呢?发现业务出现了断崖式式的下滑,O2O洗车全军覆没,分析一下原因:

    方案效用性对比:

    到店洗车 -- 10元+15分钟的时间成本

    O2O洗车 -- 100元+0时间成本

    用户体验过后,发现O2O上门洗车的方案并不比到店洗车强,毕竟仅仅少花费15分钟,却要多付出90元(100-10=90),即使是有车族,15分钟赚90块,时薪高达360((90/15)*60)块绝非易事,习惯也就难以养成,用户又不是白痴


    上面讲到的仅仅是用户习惯能不能养成,至于如何养成,这是一个世纪难题,涉及到心理学、行为学等各种理论,简而言之就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难怪产品圈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所有卓越产品的诞生,都离不开对用户需求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作者:方伟Rey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bdc980a7d122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