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六和集团产业结构以肉鸡、肉鸭两大产业链为主要构架,致力于构建可追溯的全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食品。各公司相继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和“ISO22000食品安全认证”、“ISO14001环境认证”、“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18001职业健康安全认证” 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认证”。   

一、简介
    六和的饲料产业从山东起步,已逐步扩展到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北等近二十个省市区,现生产鸡、鸭、猪、水产各类饲料十几大系列,预混料、浓缩料、配合料等100多个品种。禽料、水产料先后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
    肉食产业全力打造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体系,冷冻、冰鲜、熟食等200多个肉食品种,畅销全国各地,形成了上海、北京、武汉、广州、南京、江苏等十几个重点市场,成为双汇、麦当劳、肯德基等企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六和鸡肉、鸭肉均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证书,肉鸭系列产品被认定为全国名牌农产品。六和肉鸡、肉鸭等产品分割标准被选定为国家制定等级规格标准的依据。六和熟食2010年入选为上海世界博览会专供产品,部分产品出口日本。
    养殖产业涉及种鸡、种鸭、种猪、商品鸡等,均立足于品种与技术高端,在科研、应用、推广上,重点投入,率先发展,并努力探索安全环保、降本增效、切合中国实际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
商贸原料部通过与世界500强企业共建粮食基地,与全国商业巨头共建物流营销平台,保障了企业自身的原料供应及同行原料的安全、优质、便捷。
    金融担保体系不断优化布局,不但对接金融部门为养殖户提供担保贷款,而且整合六和及其它资源为养殖业优质客户提供技术、供销、结算等多种服务。
    “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是六和集团的发展目标,“善、干、学、和”是六和集团的核心价值理念,六和集团将坚守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不断为社会提供安全、放心、优质的产品,为产业及大众提供贴心、便捷、优质的服务。
二、企业规模
    六和集团有下属企业近300家,员工5万多人,2010年集团销售收入507亿元。饲料与禽肉销量均居国内领先位置。 2010年集团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7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72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6位。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放心企业、中国肉类工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肉类产业最具价值品牌等荣誉称号。2005年六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009年六和集团技术中心通过“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审,2011年集团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
三、业务内容
    主营业务涉及饲料生产、食品加工、种畜禽繁育、进出口贸易、养殖担保等产业。
饲料产业
  目前拥有近50家饲料生产厂,主要有畜禽、水产类10大系列包括预混料、浓缩料、配合料在内的100多个饲料品种,市场遍布于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山西、北京、上海、东北三省等近20个省市区,2004年产销量240万吨。
食品加工
  拥有冷藏、熟食品加工厂10家,年宰杀家禽1亿余只,加工能力达20万吨。产品主要有分割鸡肉、深加工肉食产品、熟食产品三大系列共120余个品种;鸡肉产品通过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评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鸡蛋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
畜禽养殖
  建有存栏10万只规模以上的标准化鸡场10余处,养殖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动物保健
  现有兽药生产厂家6家,是中国大动物保健品生产企业之一;重点从事微生态、酶制剂等绿色生物兽药的研制与开发,在提高防病治病效能、取代传统兽药使用、降低无残留方面做出了贡献。
良种繁育
  引进国际精良设备和先进技术,建有现代化种鸡场4个、种鸭场2个、原种猪场1个和奶牛繁育中心1个,构成六和产业价值链的源头;目前存栏种鸡、鸭80万套,孵化鸡、鸭苗5000万只。
国际贸易
  国际、国内贸易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和物流为公司及同行业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

四、产业化经营模式
    六和集团构建了两条从祖代鸡(鸭)、父母代鸡(鸭)、商品鸡(鸭)养殖、饲料生产、冷藏加工、熟食开发为一体的大产业链,并加快了生猪产业链的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能够调动产业链资源,为农户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优质、价廉的产品。
2、能够对从源头到终端的每个环节加以控制,保障食品安全。
3、通过企业的内部协同,能够提高产业链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流通、运作流程,达到降低产业链综合成本的效果。
4、有利于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关注点提升到产业链的战略高度。
5、有利于企业品牌建设,提升盛会影响力,提高产品品牌附加值
五、和谐的企业文化
    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六和不断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形成的以“善、干、学、和”为核心的和合企业文化。这种和合的企业文化是六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始终贯串于六和的经营策略当中。
    其中,和是六和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善是做人做事之本,干是六和事业与发展唯一之路,学是智慧之源。重实干、倡学训的企业文化,为六和的持续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和善、开放、阳光、正向和勤谨的管理人才;以和为贵、以善为本的文化理念,“情系父老乡亲”的文化思想,沟通、包容、融合的和合文化习惯,为六和的发展凝聚了大批优秀的农户、员工、供应商、合作企业以及社会资源。
基于六和文化,六和形成了三大核心竞争力:
1、基于共赢的开放与全方位合作;
2、基于行业利益的价值链建设与服务
3、基于报民与企业利益的长久的微利润经营。
六、规模范围
   六和集团借助产业化优势,致力于全程打造安全、健康的食品产业链,构建安全生产质控体系。在整个安全生产质控体系中,六和坚持“以饲料安全为基础,以兽 药安全为保证,以制度监督为保障,信息化贯穿始终”的指导方针,大力发展现代化养殖,加快“无药残”绿色生物兽药的研制和兽用中药产品、养殖专用微生态制 品的推广,在各冷藏厂推行ISO9001、HACCP、6S等国际化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为推广现代化养殖模式,解决农信问题,六和集团在无棣、平度成立了畜牧养殖担保公司,为养殖户提供担保贷款,并整合六和饲料厂、冷藏厂、种畜禽场、兽药厂等资源为养殖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探索出一条农牧业工业化的新路。六和禽肉产品规范的生产标准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2006年11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的“鸭肉、猪肉等级规格”标准制定研讨会上,六和集团肉鸡、肉鸭产品分割标准成为国家制定鸭肉等级规格标准的依据。
  六和集团提出“六和肉食,健康大使”的品牌发展愿景,全力打造安全食品,产品畅销遍布除西藏、台湾以外的全国各地,形成了上海、北京、武汉、广州、南京、江苏等十余个重点市场。2007年六和冷冻分割禽肉被上海市政府认定为禽产品唯一推荐品牌,一举打入上海市数百家标准化菜市。六和禽肉是双汇、麦当劳、肯德基等企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六和推出的冷冻产品、冰鲜产品、调理品、熟食产品等广受消费者好评,畅销家乐福、沃尔马、乐购、大润发、欧尚等大型超市。
  目前,六和在种畜禽产业、冷藏加工产业已基本上形成了可追溯体系。为打通产业链、推动养殖产业 现代化,六和集团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发展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动农民工人化、农场工厂化、农业工业化,以信息化为主线,构建一个安全、健 康、可追溯的现代化农牧业产业链。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是六和集团的发展愿景,六和将以食品产业为龙头,饲料产业为支撑,种畜禽产业为保障,不断优化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最大化,为国人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平民化畜禽产品。
七、公司培训
培训体系
    六和人的学习理念:
    学,不断提升能力并为他人创造价值,带来利益。学习有三条途径: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反省总结自己。学习首先是每个人的事,是对自己负责。六和人必须不断学习进步,才能不断创新、发展,以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回馈社会。
    六和人的学习计划:
    六和强调员工在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品格与态度、业务知识、岗位技能。体现在学习上,我们提供一系列培训课程,帮助员工强化他们在六和工作所需的心智能力。这些培训课程覆盖企业文化、心性修养、领导力、业务知识以及职务技能,每年根据业务和员工发展的需求进行更新。同时,我们要求每一位直线经理承担人才发展的责任,并鼓励员工通过多种方式主动学习和提升自己。
    六和人的学习实践:
    1、新进毕业生成长计划:从入职到成为优秀员工,跨度6个月的系统培训与学习计划,包括三次集中培训(入职培训、恳谈会和进阶训练)、短期轮岗学习和在岗实习辅导,帮助每年新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成功转变为优秀的六和员工。
     2、赴新加坡管理素质培育课程:每年选派约200名优秀经理和资深专业人员赴新加坡学习,通过国际化的管理教育课程、实地参观体验以及社会交流活动,帮助学员修缮心智模式、提升管理素质、开阔视野。学员不仅来自六和内部,还有来自我们合作伙伴或同行企业的高级经理,多元化的交流分享不仅提升了学习效果,而且培育了共同的友谊和商业观念,有助于各方聚合力量共同发展。
    3、高级经理EMBA教育:为培养卓越的高层经理人以承担发展重任,六和与多位国际国内知名教授及管理专家合作开设EMBA教育课程,学员包括来自六和内部和畜牧、食品、物流、金融等行业及政府机构的企业家或高级管理人员。借助国际水平的师资和课程设计、严谨务实的学习氛围、开放融合的交流分享,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领导者,在为六和乃至行业、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4、各种专业能力发展课程:覆盖所有业务和职能部门,如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原料采购、财务会计等等,致力于培养具备核心专业能力、能解决业务问题并进行创新发展的多种专业化人才。